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王宏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科学精准做好思政课学情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做好学情分析,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基础。
通过形式多样的分阶段、分群体学情调查,全面系统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从学习的动机、需求、策略、体验、收获等不同维度,运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文字叙述法、资料分析法等获取学情信息,系统全面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求,把握思政课学情的总体特征及影响机制。
精准把握学生对思政课的需要,分析研判他们对思政课的“期待获得”。其一,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心世界,精准挖掘学生对思政课积极、正向的需求,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其二,要通过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更加符合学生期待,让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更多兴趣。其三,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积极引领,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提升获得感。
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关键。
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社会期望值和关注度都很高,“人格魅力”已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敬其师”,才能“信其教”,进而“遵其道”。思政课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强化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要不断规范言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高尚人格赢得学生的崇敬,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理论素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研究,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理解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思政课教师应持续强化对教学艺术、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金课”。
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要通过专题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使思政课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原理和操作技术,掌握新时代媒介传播的特点、途径和方法,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力、分析力和引导力,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接受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是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核心。
回应学生关切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解决学生心中的各种疑问。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尖锐敏感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相互贯通,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思政课教学“深”起来;要增强实践性,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让思政课教学“活”起来;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搭建更多互动育人平台,用好“网言网语”,将党的理论以贴近学生思维特点的方式进行创新表达,让思政课教学“潮”起来。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大课堂中践行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思考、深刻感悟、加速成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无字之书”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持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把思政课与科技创新进行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青年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等,将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入思政课堂,不断提升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水平,营造沉浸式、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历史“动”起来,让理论“活”起来,让学生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参与,增强情感共鸣,提升认同感和获得感。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