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厚植生态优势,在守绿、增绿上下功夫。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在守绿、增绿上下功夫。守绿就是守基础,增绿就是增优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绿水青山中找出路、向生态环境要效益,进一步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现实中,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生动范例。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生态+营林提质”同步推进,实施精细化抚育管理,不断厚植生态底蕴。通过优化林种结构,大力营造林木的多样性经营,加大对低效人工林、生态公益林抚育改造力度;着力加强森林经营、促进森林提质增效,做大做优森林生态“碳库”,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再比如,河北省不断加大白洋淀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对苇田荷塘的微地貌改造和调控,促进了芦苇生态系统恢复,展现了白洋淀荷塘苇海自然景观。作为重要的碳汇基地和氮磷、重金属的天然净化器,芦苇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用显著,更在湿地碳收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未来经济价值看,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优化发展路径,在“借绿生金”上下功夫。“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实现共赢,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在“借绿生金”上动脑筋,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和优化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比如,承德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不断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持续夯实生态资源优势,坚决筑牢绿色基底。同时,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培育清洁能源、医养康养和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不断开发林药、林菌、森林观光、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在全省率先开展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改革试点,推进降碳产品交易、排污权交易,创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加快降碳产品价值转化,2023年生态价值实现21.4亿元。比如,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生态+产业发展”同步提升,逐渐形成木材生产、生态旅游、森林碳汇、清洁能源等产业;积极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发展以森林康养、森林休闲、森林游憩、森林度假、森林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持续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积极开展碳汇交易,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再比如,唐山海洋牧场以贝藻礁生态系统构建为抓手,通过构建“一产抓技术,三产塑品牌,三产带动一产二产循环发展”的产业布局,贡献更多蓝色碳汇,建造更为充盈的蓝色粮仓,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在提升绿色发展本领上下功夫。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始终保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切实增强推动绿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用有效的制度举措加强对绿色发展的引导和规范,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促进绿色发展。要系统学习绿色发展相关基础知识,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增强推动绿色发展的本领,不断提升科学决策能力。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趋势,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要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落实机制,以督查考核激励为抓手,将绿色发展落实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绿色动能。

(王宏斌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